由义乌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,已经商务部等国家7部委,分6批次在全国39个城市复制推广,成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和稳外贸的重要举措。在此背景下,义乌持续迭代升级市场采购贸易,打造从“人无我有”到“人有我优”的竞争新优势。2022年,义乌深化市场采购2.0数字化改革,通过升级监管链、畅通贸易链、拓展服务链三方面举措,抓实组货人制度、出口企业分类分级两大核心,迭代3链2核心的新体系,推动贸易更规范、多业态更融合、资源和服务更赋能,带动市场采购继续领跑全国。
一年来
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有哪些具体成就?
一起盘点一下!
一
首次突破3000亿元
2022年我市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3264.3亿元,贸易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市场采购出口占比全市75.6%,拉动出口增长9.91个百分点。
二
持续优化市场采购管理机制
△创新市场采购出口企业分类分级管理
实施《市场采购出口企业分类分级管理方案》,将联网平台体系内混杂不确定的数据转变为分类清晰、按类评价、差异赋能的高质量数据,推动掌控市场采购订单的外贸公司阳光化经营、差异化监管和赋能。
△深化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
迭代升级组货人制度,出台信用办法、分类管理、贡献激励等系列政策机制,完善了“市场采购商品认定”属地管理体系。评定首批67家认证组货人、50家金银牌组货人企业名录,推动国际货代锚定“金字招牌”做大做强。
△优化结汇通道
优化线上结汇通道,创新“订单结汇”新模式,开发“挂单锁汇”产品,破解跨境结算、汇率波动难题和风险。
△升级数字免税
升级数字免税子应用,破解数据延时、差错等难题,实现全覆盖、精准、实时免税。
△落地数字集拼试点
根据海关“先查验后装箱”数字监管模式改革试点,重构市场采购商品认定功能(组货装箱),实现试单落地。
三
引领贸易领域改革创新
△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
推动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与商城集团chinagoods平台衔接融合,打造了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,走顺市场采购贸易全链条数字化服务,打造推广了采购宝数字下单、订单结汇、集装箱监测服务等一批品牌子应用。6月,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演示汇报;10月,获评2022年度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,相关成果在全省《数字化改革(领跑者)》刊登。
△组货人制度、预包装食品监管、海运贷等荣获多项最佳案例
“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”“市场采购出口预包装食品监管创新”入选2022年第一批浙江自贸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。“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”又获评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第二批制度创新案例。“海运贷数字融资模式”获评2022年自贸区金义片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。
△迭代“市场采购+”系列推动新业态融合发展
进一步加强市场采购与跨境电商等业态融合,做强“市场采购+跨境电商/一般贸易”等集货拼箱出口,全年实现出口45.40亿美元,同比增长83.81%。拓展“市场采购+卡航”新通道,落地首个卡航集拼中心项目,实现一站式仓到仓发运,直通欧亚大陆国家27个,与空运相比运价仅为1/3,打开了对外贸易的“新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