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采购十周年 | 出口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引领可持续发展

来源: | 作者:000 | 发布时间: 2023-11-10 | 7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外贸公司是市场采购业态中掌控订单、引流订单的核心主体,但鉴于市场采购贸易中层层委托的代理出口模式,与一般贸易外贸公司使用自有抬头报关不一样,实际从事市场采购的外贸公司多半潜水经营,存在主体看不清、管理缺抓手、赋能缺依据”的问题。为有效引导市场采购业态可持续发展,借鉴组货人治理体系,我搭建了以“实名认证-分类分级-差异化管理”为核心的市场采购出口企业管理体系。


一是实施实名认证,开展分类管理。出口企业需要在联网平台完成企业类型、实际控制人、办公场所等信息的实名认证,才可开展市场采购业务申报。通过系统核验、上门抽查、绑定实控企业的方式建立验真机制。实名认证打通贸易溯源机制,将出口抬头按实际控制主体分为外贸公司、货代公司、报关行三类,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管理。

二是结合业务规范性,开展分级评定。在企业完成实名认证后,结合业务规范性,对全市6000余家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开展A、B、C、D四个信用等级评定。制定《A级市场采购出口企业评定办法(试行)》,设定A级出口企业主要申报条件:

①前12个月市场采购出口额以及自行结汇金额都超300万美元;

②属于B级外贸公司或货代公司。


今年以来,共评定A级市场采购出口企业190家。

三是差异化定位,引导有条件企业品牌化发展。对于中腰部以上外贸公司,引导其使用自有企业抬头报关出口显化主体和数据,其它小散主体维持代理出口模式,保持出口通道便利性。对评定为A级的企业,给予关务便利化赋能;纳入贸易便利化试点企业范围;并将其出口额视同一般贸易数据,可用于核算分配广交会展位、可参与评选金银牌贸易商等。另外,市商务局与建设银行合作推出了“市场采购快贷”金融产品,为市场采购贸易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贷款取代,让贸易融资更便利;同时给予A级出口企业80%市场采购出口信用险升级保障。




下一步,我继续加强分类分级评价结果运用,持续落地各项赋能政策,企业品牌化发展,拓展业务新模式,推动市场采购规范化发展。




来源:义乌市商务局